1.掩码的使用:

判断网络位和主机位,网络位为1,主机位为0。

掩码255.255.255.0,则主机为为最后8位;若掩码255.0.0.0,则网络位为前8位。

2.数据包分层

OSI模型:物理层、数据链路层、网络层、传输层、应用层

TCP/IP模型:链路层(DSL、SONET、802.11、Ethernet)、互联网层(IP、ICMP)、传输层(TCP、UDP)、应用层(HTTP、SMTP、RTP、DNS)

3.捕获过滤器

设置端口、host、协议

4.端口

HTTP port 80(想起了骇客游戏)

EMAIL port 25、110

FTP port 20、21

(FTP没有加密,直接调用TCP,账户密码明文传输,需要安全层SSL加密)

SSH port 22

小端口0~1024一般都是协议的通用端口,大端口是专用。

5.物理层

把比特转换成信号(通信材料、电子技术)

6.应用层

真正传送信息的层

7. nslookup指令 查询DNS域名的IP地址

分布式域名系统,层序查找(本机DNS服务器)

cn域名 中国互联网->edu域名 教育网->zju域名 浙江大学网

DNS 114.114.114.114

google 8.8.8.8/4.4.4.4

8.ipconfig /flushdns 清空dns解析缓存

9.ping进行协议icmp

10.arp -a 查询通讯记录的物理地址和网络地址

11.tracert 查看传递路径的跟踪记录

12.Time-to-live 传包次数

13.追踪流 TCP 200返回表示成功

 


0 条评论

发表评论

Avatar placeholder